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其他类型 > 重生丑女种田养家忙 > 第160章 风水轮流转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他们村周围几座山上可有不少橡子树,一个大老爷们上山一趟就能背下来百十来斤。

那橡子粉他们也都学会了怎么做,差不多十斤橡子果,能磨出一斤橡子粉。

这样一来,一百斤橡子果,就能出十斤橡子粉。

十文钱一斤的话,这就是一百文钱啊。

他们这些人一天下来,怎么都能捡回来个几百斤橡子果。

这样一天下来,那就能卖上几百文钱。

一个月下来,那不就能挣上一两多银子了吗?

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眼神里全都是一片火热。

毛家的三兄弟也激动的不行,要是这事是真的,那么他们三兄弟多努努力,一天就能挣上小一两银子。

王德海看着大家激动的神色,怎么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。

但是他不得不给他们泼了盆冷水,“都安静,都先听我说。你们先别激动,那橡子果成熟还得一个来月的时间呢。

而且那山上橡子果是有数的,咱们这么多人分下来,一家能分到的也就那么多。

等山上的橡子果捡没了,今年的这笔买卖也就算结束了。

所有大家还是把心思都放到鸡鸭上,到底这才是长久的买卖。”

他这话确实起了作用,刚才还头脑发热的人都慢慢冷静了下来。

王德海又继续道:“还有,那山上的橡子果虽然都是没主的,大家谁捡都可以。

但是,如果要是让我知道,你们因为抢橡子果打起来,那么我一定会让大山将这买卖给停了。

我宁愿不让你们挣这个钱,也不想看到你们为了挣这点钱打破脑袋。”

他此时的目光十分严厉,这丑话必须要说在前面。

对于有些人来说,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一个村的感情并不值得一提。

他希望村里的人日子越来越好,但前提是不能闹的村里人失了团结。

王德海目光扫过所有人的表情,看到好多人满不在乎的样子,他冷笑着道:“你们不要以为我这话是吓唬你们的,如果你们不信,尽管到时候可以试一试。

到时候因为你们一两个人,全村的人都不能再挣钱,我倒要看看你们以后还怎么在这个村子里待下去。”

这回原本满不在乎的人,也都不敢再不拿村长的话当回事了。

要是真因为他们害的村子里的人都挣不到钱,那他们以后在村子里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了。

王德海很满意大家都有了畏惧之心,他语气不急不缓的继续说道:“这卖橡子粉的买卖,肯定不会只有一年。

所以为了长远着想,我们都也不能把所有的橡子果都给捡走了。

只有留下一些果实,以后我们的山上橡子树才会越来越多。

就算不再拿去卖,那我们也可以用来自家吃或是喂猪。”

这一点大家都很赞同,但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到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之后王德海又给大家讲了家禽的收购价格,价格肯定是比市场价低一些,但是人家大批量的采买,也给了一个很合理的价钱。

说完了自己要说的,王德海看着所有人问道:“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,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现在可以问了。”

一个小媳妇犹豫着道:“那个,村长叔,我,我想问下,这事我可以带着我娘家一起吗?”

她这话算是问到了一些妇人的心里,这些人全都是外村嫁过来的媳妇。

这发财的事情,她们当然想带着娘家一起了。

王德海看了眼说话的小媳妇,记起她是刘家村的。

他皱了下眉,“这事怕是暂时不行,毕竟咱们现在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多少。

不过如果以后人家需要的量大,咱们村供应不上的话,那么你们可以叫上你们的娘家人一起。

但是前提是,你们娘家的人不能来咱们村子的范围捡橡子果。

至于鸡鸭这些,可以让他们拿到你们家,由你们家代卖。

这事等等再说吧,你们还有别的问题吗。”

说话的小媳妇有些失望,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,村长也没说完全不行,那就先等等看吧。

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问题,有的有用,有的就是在胡扯。

就像有人竟然直接问村长,郑大山家到底卖了啥,挣了多少钱。

王德海脸色很难看,“人家挣多少和你们有啥关系?用的着你们在这操闲心!

我告诉你们,你们能挣到钱,那都是大山一家给争取来的,你们都要记得他们家的好。

谁要是敢动什么歪心思,一旦被我抓住了,那就别怪我直接把你从村子里撵出去!”

赵老三在下面接话道:“村长说得对,谁要是敢动啥歪心思,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。”

“对,就是。”

底下有不少人纷纷跟着附和。

这些都是和郑大山关系比较好的人家,谁敢打他郑二哥的主意,那就是得罪他们所有人。

要说这些村里人有没有那动歪脑筋的?那当然有了。

而且这歪脑筋动的,那是五花八门的。

有人猜测郑老二家一定挣了不少钱,去偷去抢他们不敢做。

但是他们家不是还有儿子女儿呢吗,不能打钱的主意,还不能打人的主意吗。

郑清明今年都十四岁了,这不就到了说亲的年龄了么。

尤其是家里或者亲戚家有适龄女娃的,心思都活络了起来。

这会儿在家看书的郑清明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,他疑惑的揉揉鼻子,他这是着凉了吗?

一场大会开到天色完全黑下来,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散了。

等大家到家后,就开始计划自家今年要养多少鸡鸭。

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村里的人到处去买小鸡小鸭。

一时间周围村子里的鸡鸭,都被这些人给抢空了。

王家村的事情也像一阵风一样,传遍了周围的几个村子。

大家有羡慕的又嫉妒的,就恨自己的村子里,为啥没有一个郑老二这样的人呢。

就连周老头家,这些天都来了不少人套近乎。

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,全都过来问问这好事能不能带上他们。

周老头对于这些上门来的人就只有一个态度,“我女婿家的事,我们做不了主。人家爹娘都活的好好的呢,我一个老丈人还能管到人家去了?”

周老太太也警告了家里所有的人,不管谁来说什么都不能应下。

好在家里两个儿媳妇都不是糊涂的,没有一个乱应承人的。

周老头虽然面上不显,但是心里却是得意又解气的。

当初他女婿瘸了的时候,这些人没少来家里说风凉话。

现在又听到人家发达了,一个个又都凑上来了。

哼,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啊,看到这些人吃瘪,他心里别提多痛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