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其他类型 > 重生丑女种田养家忙 > 第120章 方秀才的心思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这顿中午饭似乎变得格外漫长,大家都期待着看看这新粮食到底啥味道。

等到终于开饭了,那一盆红薯端上桌,老周家所有人的目光,都发光一样看了过去。

周春凤先动手,给每人分了一个。

四个孩子不知道这是什么,刚才大人说话他们都没在。

只是这会儿大人们也没功夫和他们解释,一个个拿到红薯,迫不及待的就咬了一口。

周老太太惊呼一声,“哟,这东西这么绵软啊,而且还这么甜。”

周老头也很震惊,这种粮食他是真的见都没见过。

其他几个人也是震惊的不行,没想到这新粮食竟然这么好吃。

郑小满笑嘻嘻的道:“外公,外婆,这红薯还能做好多吃食嘞。像红薯饼,红薯酥糖,就是煮粥的时候,也能切结块放进去,那粥都甜丝丝的呢。”

周老太太又尝了一口手里的红薯,看向郑小满的眼睛都是慈爱:“我们家小满就是有福气,竟然能在山上发现这么好吃的东西,要不是你们说,谁能想到这东西竟然是粮食呢。”

这对于所有人来说,都有些太不可思议了。

周来德终于听出来一些意思了,他睁大眼睛问道:“奶,你说这是小满发现的粮食?”

郑老太太点点头,不过随即看着四个孙子道:“我可告诉你们,这粮食咱们家还没种呢,你们谁也不准把这事给说出去。

你们最小的五岁了,什么该说,什么不该说,你们心里都有数。”

几个孩子都乖乖的点头,周来德脸色郑重的道:“奶你放心吧,我一定会管好弟弟们,不让他们出去乱说的。”

周老太太还是知道自己几个孙子的性子的,她只要警告过了,他们就一定不会出去胡说的。

吃过红薯,大家又尝了尝橡子豆腐,毫不意外的又是一片惊呼。

孙招娣最先说道:“这还真是豆腐的口感呢,而且一点苦味都吃不出来了。我说小满,你这脑子到底是咋想出来的?”

她看着小侄女的目光,现在全都是佩服。

不佩服不行啊,别看这侄女年纪不大,这赚钱的本事是真不一般。

尤其是这做饭的手艺,就是她们这种常年在厨房的人都比不了。

关键是这小侄女运气好啊,发现了橡子果能吃,又发现了红薯这新粮食,这莫不是天上的小仙女下凡来了吧?

郑小满咧着嘴笑了笑,“嗨,大舅母你还不知道么,我就是喜欢吃,也喜欢捣鼓好吃的。这多做几次,不就做出来了么。”

吴春桃听的嘴角都抽了抽,这话说的可真容易,她做了几十年饭了,也没看她做出来个新东西来。

反正不管怎么说,今天周春凤一家过来,是给老周家带来了莫大的惊喜。

大家一顿饭吃了一个时辰才结束,郑大山被两个大舅哥灌了不少酒,被扶着去隔壁屋睡觉去了。

周大舅和周二舅也没少喝,三个人并排躺在炕上,那呼噜一个比一个响亮。

郑大山这一睡一直睡到了太阳下山,一家人才赶着牛车往回走。

过了初五,方秀才从外面回到了村子里。

这几天郑清明每天都会去学堂转一转,夫子走之前有告诉他们屋里的钥匙在哪,他就找到钥匙,顺便把方秀才住的屋子打扫一下。

今天他刚到了村子里,就看到学堂上方飘起了青烟。

他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夫子回来了,于是快走两步到了学堂。

方秀才看到他过来也不意外,他一进屋子就发现了这屋子格外的干净,就连被褥都被拿出去晒过。

他这些学生里面,也就清明这孩子最细心。

“夫子,您回来了,路上可还顺利?”郑清明恭敬的问道。

方秀才笑着点点头,“还不错,和老友见面,总是开心的一件事。这几天,是你过来帮我收拾的房间?”

郑清明点了点头,“我想着夫子应该不会在朋友处待太久,怕夫子回来后还要再亲自打扫房间,所以每天就过来看一下。”

方秀才虽然心里早就有了猜想,但是听到学生亲口说出来,还是觉得很欣慰。

郑清明又接着道:“夫子,您今天可有时间,我想请您到家里吃饭。”

方秀才一听要去他家里吃饭,眼睛都亮了几分,他可是还惦记着那小丫头的手艺呢。

不过他可不能表现的这么急切,他故作沉吟了一会儿才道:“那好吧,那我晚些时候去登门拜访。”

郑清明也很开心这么顺利就请到了夫子,“好,那我就在家恭候夫子您过来了。”

之后方秀才又考教了一下他的课业,发现他并没有因为过年就落下,心里又是满意不少。

这么年轻的孩子,有这份定力已经很不错了。

毕竟郑清明就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小子,和京城里那些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世家公子是不一样的。

郑清明看到夫子满意的点头后,也是悄悄松了口气,还好自己这几天也没有忘记温书。

因为晚上方秀才要来家里吃饭,郑大山又去后院杀了一只兔子。

郑小满把晚上要做的菜定好,就和她娘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。

等方秀才珊珊而来的时候,郑小满家的院子里已经飘满了饭菜的香气。

方秀才看着眼前的烟火人家,耳边传来院子里一家人说笑的声音,他突然有一些恍惚。

他都有多久,没有感受到这种温馨的感觉了。

他从小到大,家里永远是规矩最大。

那硕大的宅院里面,根本就听不到这样的欢声笑语。

整个大宅院里都透着冰冷,冰冷的让人的心都跟着发寒。

这也是他为什么辞官离京,来到了这个远离喧闹的小村庄。

他突然有些犹豫,他本来想好好把这几个学生都培养出来,这到底是对的么?

等他们进入那让人窒息的官场,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欢笑呢。

随即他又自嘲的笑了笑,他果然是年纪大了,竟然也这么多愁善感起来了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他只不过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而已。

至少在杨书怀的身上,他就感觉到了他这个学生,是真的无心仕途。

来学习,应该也就只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已。

而清明吗,也不是个功利心重的,也许,他也不会选择走仕途的。

以后的事情,谁又知道呢。

方秀才重新整理了下衣衫,抬起脚朝着院子里走去。

他突然对这几个孩子的未来,十分期待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