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最后衣服和扇套傅老先生都收了。

他们也答应跟着去傅府。

阔别两月,码头依旧热闹非凡。

傅老先生一上岸,一个胖乎乎的十几岁的男孩就朝他扑了过来。

萧七郎眼疾手快,一把揪住了他,慌得明月直叫:“七郎,住手,别扔。”

萧七郎都无语了,他又不傻,这孩子一看就知跟老先生有关系,他怎么可能扔?他只是怕这么胖的孩子往老先生怀里扑,老先生可受不住。

他松开了那男孩。

没想到,他刚松开,男孩就“啊”的一声朝他扑过来,一把抱住萧七郎,张嘴就咬。

傅老先生大怒,都顾不上形象了,指着男孩斥道:“混账!住嘴!赶紧给我住嘴!”

几个家丁模样的人也赶紧跑过来,却不敢拉那男孩,只团团的把二人围在中间,七嘴八舌的哄道:“六少爷,六少爷,别咬了,别咬了!”

这样劝,不但没劝住男孩,还火上浇油了。

傅老先生看得急,想上前拉一把,又被几个家丁挡住了路,只急得直叫:“七郎,把他扔出去,把他扔出去。”

男孩其实伤不到萧七郎,但……

只听“刺啦”一声,萧七郎的衣服被男孩撕开了。

那可是明月给他做的新衣服。

萧七郎恼了,就不再客气,伸手一拎,胖男孩就真的被他扔出几丈远,一屁股跌坐地上。

男孩吃痛,当即嚎啕大哭,指着萧七郎大声道:“给我上,给我上,打死他!给小爷我打死他!!”

家丁们哪里敢,只能一窝蜂的拥上去扶他,男孩一看没人听他的话,哭的朝傅老先生叫:“祖父,是他打我,是他打的我,你要给我做主,你让人把他抓走,杀头!”

傅老先生脸色铁青,看都没看他一眼。

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迎上来:“老爷……”

傅老先生脸色不渝:“把他送到祠堂,跪三个时辰。”

管家顿时脸色发苦。

傅老先生冷笑:“怎么,我还管不了自己的孙子了?”

管家不敢吭声。

傅老先生又说:“再去雇辆马车来,有女眷。”

管家吓了一跳,难不成老爷出门一趟,还纳了个小妾?

傅老先生不知管家思想已经跑歪,见管家伸手来搀扶,一把甩开他,吩咐萧七郎:“跟我来。”

说着,大步向停在不远的一辆马车走去。

萧七郎却有些为难,他看向明月,意思很明白,他想跟明月一起走。

明月:……

幸好傅老先生不是他的正经老师,否则都要被他气死。

只能哄他:“去吧,我和谢姐姐一起,傅先生教你一场,可要照顾好他,把先生送到家了,我们就可以回来了。”

勤伯一看自己老爷脸色,急忙笑着过来道:“萧公子,放心,两位小娘子老奴必定安排的妥妥当当的。”

他也是服了,就从没见过这样英雄志短儿女情长的,害得老爷都要呷醋了。

萧七郎还是不甘心,看明月又咬牙切齿了,才磨磨蹭蹭的跟上傅老先生。

傅老先生脸黑得都能滴出墨来了。

大庭广众之下,成何体统。

勤伯赶紧取了轿凳,示意萧七郎扶傅老先生上马车。

萧七郎跟傅老先生读了一个月书,耳闻目染,也学会了照顾他的本事,到底搀扶了傅老先生上了马车。

傅家的马车不小,车内十分整洁干净,铺着柔软的垫子。上面有一个小桌子,上面放着一些水果和点心,还有几本书。

傅老先生盘腿坐下,神情略略缓和:“七郎,你原籍在哪里?待你们村寨的人都回原籍的话,你也回原籍吗?”

原籍?他的原籍在京城,然而他能回来吗?

萧七郎诚实的摇摇头:“不回,我和月儿说好了要到处走走,去江南看杏花春雨,去塞外看古道白雪。”

傅老先生脸又拉长了,呵斥道:“你年纪轻轻,武功高强,虽然启蒙晚了,但天资聪颖,不想着报效朝廷,只一味儿女情长,贪玩躲懒,像什么样子?”

萧七郎想,我倒想着治国平天下,就怕你们皇帝睡不着。

他摇摇头,说:“人各有志,我自在惯了,不喜欢规规矩矩的过日子。”

“无规矩不成方圆,人人都像你,那不乱了套了。你这是嫌我规矩大吧,所以教你那么久,你就没想过要拜我为师。”

他曾经暗示过这两口子,想收下萧七郎,谁知这两口子装聋作哑,硬是不接他伸过去的橄榄枝。

其实两人不是没有动过心,萧七郎的天分在傅老先生一对一的辅导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一个月的时间,萧七郎的学识明月已经拍马难追了。

可是一想到萧七郎的身份,两人只能选择放弃,傅老先生对萧七郎一片真心,他们可不想祸害他。

萧七郎沉默,又俯身给傅老先生磕头:“先生拳拳之心,七郎没齿难忘。”

除了明月,从来没人那么关心过他,悉心教导过他,萧七郎也不想放开他的。

奈何,奈何!

这也是最让傅老先生冒火的地方,他明明白白看到萧七郎的孺慕之情,却愣是喝不到那口拜师茶!

“罢了罢了,你起来罢,”傅老先生气恼的摆摆手,“等会你把我送到府里就走,就当老夫从没认识过你。”

“是。”萧七郎听话的起身坐好,也不知道他这个“是”,是答应起来,还是答应两人就当从不认识。

傅老先生差点给气笑了。

“七郎,你看看这个街市,很热闹,是吧?”傅老先生一指马车外。

黄昏将至,正是热闹之时。

街道两旁的店铺里,传来了阵阵吆喝声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,令人眼花缭乱。有卖布料的、卖瓷器的、卖银饰的,还有卖小吃的。人们在摊位前穿梭,精心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。摊主们则热情洋溢地招揽着顾客,一边介绍着自己的商品,一边还不忘与熟客闲聊几句。

街边的小吃摊上,散发着诱人的香味。摊主们忙碌地准备着美食,卖糕点的、卖糖葫芦的。

还有一个卖艺的,耍得一手好长鞭,不时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。

孩子们在街道上嬉戏着,追逐着打闹着。他们手里拿着糖人、糖葫芦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