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明月第一想到的是一墙之隔的房东宋家。

宋家就是一个几进的大院子,一家人只住了主院,除她们租的小院外还有三个类似的小院,也租了出去。

看来无论是在哪个朝代,包租公包租婆们都是最幸福的,稳赚。

明月本来只是打算跟宋家的仆妇打听一下,没想到房东老太太,也就是宋太公的妻子方老太太听说她们过来,竟让仆妇把两人唤过去,并亲自在花厅接待小姐妹。

这么高规格的接待,明月心里有点发毛。

比起天上掉馅饼,她更相信天上掉陷阱。

方老太太也就是六十来岁的样子,胖乎乎的,笑容如弥勒一般,甚是和气可亲,一起的还有她的媳妇孙氏,跟她婆婆一样,圆团团的一张脸极为讨喜。

得知她们的来意之后,细细看了看姐妹两人的手绢上的花,建议姐妹两个去绣铺里看看,大到屏风小到荷包扇坠什么的,总有她们能做得了的。

还让孙氏拿来她的荷包,扇坠手帕什么的,让姐妹俩看款式。

看明月两眼落在花厅里的屏风上,老太太便笑了,说:

“说起来,其实最值钱的还得数屏风,不过,这种大件事件绣铺只给铺里的绣娘绣,可不敢给外人沾手。绣的时间长,容易脏,还怕把绣样给泄了出去。”

看来,大家都不想跟别人一样啊?这好办,等她稍微熟悉一些,或者赵大郎的事情结束以后,她可以专门卖绣样,那种费眼睛不讨好的苦活儿,还是少沾手好。

乔明月就有一双近视眼,戴眼镜的种种不便她是深有体会,何况这个朝代就没有眼镜这玩意儿,近视了就老老实实的模糊着。

明月便点头微笑,很是听劝的样子。

赵莲儿也默默的看着,不敢多说话。

她还是第一次进那么大的院子,当然,山阳也有很多有钱人的大院子,但她没机会进去看。

院子好大,还有一大群仆役。

进得屋里,更是被里面的各种摆件,装饰弄得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

她本来以为程家让他们住的那个院子已经够好的了,没想到这个人家,比程家那个院子好十倍,不,一百倍都不止。

她本来看的很兴奋,但转而看到表姐目不斜视,只是淡淡的笑着,吓得也不敢乱看了。

说着,丫鬟端上精美的点心,方老太太笑呵呵的说:“一些哄孩子的小点心,两位姑娘尝尝。”

明月的脸就红了,人家拿她们当客呢,他们这两手空空的,算哪门客。

赵莲儿看着那几样或晶莹剔透,或样式精美的点心,口水都差点流了出来。

她就没见过这样好看的点心,更不用说吃了。

以前他们到街上看见卖点心的铺子,表姐都是拉着她匆匆走过,看都没敢看一眼。

这玩意儿太贵了,她们吃不起。

方老太太一看,笑容更深了:“来,来,趁现在还小的时候多吃点,等到年纪大了,想吃都吃不了。不是你们两个来,她们是不肯给我上这个的。”

明月推不过,笑着说:“那是您老人家有福气,子孙发达又孝顺。”

方才拿了一个吃起来。

那点心做得小巧,赵莲儿觉得她一口能吃两个,偏偏表姐不但分成两口,还是慢嚼细咽的吃个老半天。

可怜的赵莲儿,不小心一口就咽下了,一时有点尴尬。

方老太太见了,只是笑,还拿了两个递到她手上,笑呵呵的说:

“以前我家点心可不是这样子,一个个都有拳头大小,现在都兴这种小的,家里也就跟着学了。要我说,反正都是吃到肚子里的,还是大点好。”

明月笑道:“小的好看,大的实惠,都好。”

方老太太哈哈大笑。

孙氏也把东西拿来了,一匣子装了不少,品质和花式都不是山阳那种小地方能比的,赵莲儿看得两眼放光,见表姐很是赞叹了一番,也跟着怯生生赞了几句。

明月心下偷偷松了口气。

她觉得,让现在的她来配色配图案,她还可以绣得更好看。

看来,最差也能卖绣品为生了。

可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让她对未来更有信心。

然后方老太太又热心地给姐妹俩介绍绣铺。

这种铺子京城里多的是,绣工好的可以到东城里看看,绣工一般就到西城看看,至于北城和南城都不建议姐妹两个去。

北城是皇亲国戚太多,南城是小偷混子太多。

还吩咐她们要在大白天出去,早早晚晚的不要乱走。

明月:……懂了。

又聊了一会,表姐妹诚心诚意地向方老太太再三道了谢才告辞了。

孙氏看姐妹俩出了门,才说:“就两个问事情的小丫头,下人好生跟她们说清楚就行,母亲何必为他们费神?”

方老太太看了她一眼说:“这户人家,就付了十几文钱,连个押金都没有,你爹为何要租给他们?”

“阿爹心肠软,看不得他们苦呗。”孙氏说,心里颇不以为然。

这南城里,可不缺无家可归的穷人。

“他们的大哥,那个生病的年轻人,是今年的二甲传胪,十七岁。”

“那也只是个第四名,这京城里,状元都不缺,三年就有一个,有时候还不止。”

“不光状元不缺,皇亲国戚也不缺,王侯将相都不缺,”方老太太淡淡道,“那跟你有关系吗?跟我们宋家有关系吗?”

孙氏捏着帕子,说不出话来了。

“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进士到南城来赁房子的,他现在是个穷翰林没错,但是十年,二十年,三十年后呢?

兰娘,想要在这京城坐的稳,遇事都要多想想,我今天见她们一面,不过是聊了几句,吃了两块点心,但是,这情分跟让个婆子打发她们能一样吗?”

孙氏呐呐说不出话来。

“而且,也可以看看这姐妹俩的为人,他们一家,值得我们给多少善意。

兰娘,我年事已高,还能帮你看几年?这些事情你也得学会啊!”

孙氏急忙笑道:“儿媳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,而且要保重身体,有您和阿爹,我们才有好日子过呢。”

心里却想,话说的好听,这管家权怕不到要死,她都放不下,自己孙子都有了,还要天天来她这里做低伏小,真是半分面子都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