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张秀花提着行李袋到了果园,身后留下一长串脚印,就像一排排的大花生。

李建国听到动静,过来给她开门,瞧见她冻成这样,进了屋就用雪帮她搓手。受过冻,不能直接放在火上烤,会有冻疮。

等手搓热后,他才给她倒热水,让她泡水。

“妈呢?”张秀花双手放进盆里,这暖意直达全身。

“在隔壁屋睡着了。我刚刚给她按过脚。”李建国去灶房帮她提炉子热菜。这边没有微波炉,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。

锅上咕咕咕冒着热气,张秀花让他打开行李袋,“我给你和妈各买了一件羽绒服。首都的羽绒服款式多,我给家里每人都买了一件。”

李建国将炉子放好,就去试衣服,还别说,确实挺暖和,而且轻飘飘的,一点也不沉。

他问了价钱,有点心疼,“其实我的军大衣一样能保暖。”

张秀花嗔了他一眼,“咱们都活了半辈子,还不能穿件好的?你呀别一天天瞎省钱。钱不是省出来的,是赚出来的。”

李建国被她抱怨,也不生气,乐呵呵的,把她那件拿出来,“你快试试!”

张秀花买了一件军绿色的,还有腰带,特别显身材。

李建国瞧着不错,“从后面看,一点也不像三十四岁,跟大姑娘似的。”

张秀花被他夸美得不行,得意地晃了晃脖子,“那当然!胖了可不好,各种病都找上来了。”

她闲聊几句,又把自己给童舒雨买了一件羽绒服的事说了,“这孩子瞧着挺激动。哎,可怜的孩子。估计之前没穿过羽绒服。”

说起童舒雨,李建国也有话说,“我听珠珠说,每次放假回来,都是童舒雨给他们做早饭。这孩子还挺知恩图报。”

“可能也是不好意思吧。”张秀花笑道,“如果她心里能好受点,咱们就当不知道这事。”

李建国颔首,“要是她和继林真能成,我觉得也不错。两人是同学,将来考上同一所大学。”

张秀花笑道,“随缘吧。”

**

张秀花家多了一个孩子,许春英是最先发现的。一开始她还只当是同学跟着继林一块学习,可是看到中秋、过年都不回家,她就觉得不对劲儿。

等秀花回了村子,她趁着其他人不注意拉着秀花问,“什么情况?那个女同学怎么一直在你家?是继林的女朋友吗?”

“不是!一块学习的同学。”张秀花怕她误会,还是要强调一下,免得坏了童舒雨的名声。

许春英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儿,“你是不是又认了个干女儿?”

张秀花也没瞒着大嫂,“是啊,她妈死了,她爸有了后娘,不想供她念书,我瞧她可怜就资助了她。”

许春英就觉得她这弟媳真会烂好心,“你之前帮助二狗,我就不说什么了。但是你帮她,图什么?”

张秀花觉得人跟人之间有时候是没法沟通的,“我没图什么。就是觉得她有个后爸,我小时候跟她处境相似,同病相怜吧。”

许春英打量她半晌,“你真是钱多烧得慌。你钱多的话,可以捐点给我啊?我这日子多苦。”

张秀花见她越说越不像话,也不高兴了,“你又没后妈!”

一句话把许春英堵死,也气了个倒仰。

回到家,许春英就把这事告诉自家男人。李建党也累得慌,得知弟妹有钱资助别家孩子念书,他直觉这事不简单。

“我估计那姑娘是继林未过门的媳妇。不是说她和继林是同学吗?”

许春英怔住,“可弟妹说不是?”

“如果不是为继林,她肯定会认对方当干女儿。不认,不就是为这个?”李建党觉得自己真相了。

许春英觉得他说得不对,当初弟妹帮二狗的时候,也没让他认自己当干妈。还是后来二狗有了出息后,主动贴上来的。

可是后来二狗给弟妹买了一堆电器,花了好几万。

许春英一拍巴掌,双眼亮晶晶,“哎呀,我还以为她是傻子!没想到傻子是我!”

她站起来,恨不得马上就去找二弟妹求证,李建党忙把人拉住,“你干什么去?”

许春英理所当然道,“我去问她啊。”

“你问啥问!”李建党见她听风就是雨,也是无奈,“你直接问了,她怎么说?那孩子会不会觉得弟妹在挟恩图报?这才是弟妹的高明之处呢。她这是怕事情传出去,村里人会叫那孩子‘童养媳’,孩子再有反抗情绪。现在什么都不说,等到两个孩子考上大学,水到渠成在一起,她里子面子都有了。”

许春英听他这么一分析,突然觉得好有道理,“怪不得她要资助对方呢。感情是为了自家人。那咱们村里人还把她夸成花似的。”

当初张秀花带二狗去首都治腿,村里人谁不夸她仁义。许春英有时候也酸溜溜的。

李建党觉得有私心也没啥,毕竟弟妹也是真金白银花出去,他叹气,“就算将来是自家人,现在也没真的结婚。她还是有风险的。换成你,你愿意冒这个险吗?”

许春英还真不行!凭啥啊?还没结婚,她就先搭进去那么多钱。现在大学也不免学费了。一学期要两百,两学期就是四百,再加上生活费,至少得六七百。四年就是三千左右。这么多钱都够现在就娶一个儿媳妇了。何必劳心劳力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。

许春英思忖再三到底没去细问。

转眼,王二婶从省城回来了。看到张秀花,王二婶连家门都没进,就跟她抱怨,“省城哪哪都好,吃的用的出了门走几步就到。可就是没意思,我谁也不认识。”

张秀花有点好笑,“所以你就一个人回来了?”

“儿媳妇放假,我就想松快几天,回来过年。小丫太小了,不舍得让她坐火车。”王二婶还是喜欢农村,到处都可以逛,省城只有那点地方,转了个弯都怕撞到桌子。

张秀花笑了,“铁钢挺好啊,一儿一女,凑个好字。”

王二婶叹了口气,“好啥啊,现在城里计划生育紧。生这个二胎,两口子被罚了不少钱。日子过得磕磕巴巴,我贴补不少,以后还不定怎么办呢。”

现在全国都在计划生育。之前只是口号,最近几年就落实了。如果两口子是国企工人或是公务员,生二胎,工作都有可能保不住。

王二婶见她发呆,笑着安慰他,“你家没事,有才家生的是闺女,他又是农村户口,还可以再生一胎。”

张秀花之前还真没想到这点,她就答应了郑师傅,好在八月是个闺女,要是男孩,有才真就成入赘了。

转眼,有才就带着媳妇和孩子回来了。

看到家里多了个陌生姑娘,继林把童舒雨的家庭变故说了。

有才也心生同情,他还知道安慰人,“张姨心地善良,二弟以前也被妈妈帮过,当了我妈的干儿子。过几天他就回来了。你别有压力。”

童舒雨摇头,“我没压力。”她现在唯一的压力就是担心考不好。毕竟她之前缺了一个月的课,而且又偏科,她要抓紧时间学习,赶上来。

这一家三口回来,李家变得热闹多了。

李建国好久没看到八月,他将自己的果园交给有才打理,自己带着八月玩耍。弄雪圈让她滑,还自制冰溜子让她玩。

有才就很酸,他小时候玩滑冰,爸爸让他赚钱买,可是轮到八月,他爸居然给八月现弄一个。

他酸,珠珠更酸,原以为她是家里最宠的孩子,可是看爸爸这架势,她爸对她明显没孙女好啊。

八月回来,也让李建党和许春英一阵稀罕。

今年红武全家都没回来,因为红武要加班,而且回来一趟,路途遥远,路费不菲,上次过年回来,孩子回去后就生病了,花烧好几天才治好。

红武媳妇说什么都不肯再回来过年。

李建党和许春英看不到亲孙子,看到跟孙子差不多大的八月,也是稀罕得不行。

八月养得极好,长得白白净净,说话也是萌萌的,常常逗得大人笑个不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