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都市言情 > 小村脏事 > 第278章 是利用还是关心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本以为那娘俩会离开。

隔天我在大佛寺的庙会街看到他们了。

孩子的母亲在一个摊位上做服务员,她的孩子就坐在门口的旁边玩。

尽管我很同情,可我也要考虑实际情况。

只能假装没看见。

这段时间我一直来福利院。

村医院那边有专业的人管理,不需要我操心,唯独这个福利院,只要有任何差错,我们村就会遭受到社会上的抨击网暴。

每次路过庙会街的时候,我都能看到那娘俩。

半个月的时间,福利院的孩子就暴增到13名,我都有些害怕了。

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孩子们教育的问题。

最大的14岁,最小的8岁。

有利也有弊。

王新剑的直播却因此火了起来,每场直播都能收到上万块钱的礼物,还有直播给别人看面相的钱,再加上赵昕帮他谈的商品。

半个月的时间,王新剑就赚了二十多万。

这些钱足够维持福利院了。

我把徐艳霞叫到福利院,关于福利院孩子上学的问题。

徐艳霞说:“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,在小学开设一间特殊教室,让这些孩子从小学1年级开始学。”

“老师怎么办?”

“老师,村委会多出钱,给上课的老师。”

“出多少?”

“也不多,一个月多给1000块钱就行。”

我说:“钱倒是没问题,王新剑这半个月就赚20万呢,你告诉小学的老师,有愿意教这群孩子的吗?多给2000块钱。”

徐艳霞说:“行,那我去问问,再腾出一间教室来。”

送走徐艳霞,王翠萍向我走过来。

王翠萍问:“和徐校长商量的怎么样了?”

“没问题,还要和周姐商量一下,毕竟王新剑赚的钱,她也有份。”

当初在建福利院的时候,周姐主动拿出100万,王新剑又是她的男朋友,王新剑赚的钱当然是周姐帮着管理了。

不过我们村委会也有一份。

赚20万,拿出10万用于福利院的各项开支,剩下的10万村委会和周姐各分5万。

王翠萍碰了碰我:“那孩子在福利院门口呢。”

我转过去看到那个智力障碍的孩子,他一直盯着福利院的游乐场,眼睛里充满渴望。

王翠萍叹了一声气:“这孩子天天都来,我也是看着心疼。”

“心疼也不行,收留这样的一个孩子,抵得过咱们收留三个正常的孩子。”

我看到有几个人举着手机在拍摄福利院。

走过去一问才知道,由于最近我们村的福利院很火,他们就来拍视频发到抖音上去。

在我眼里,他们就是监督员,真要是被他们拍到不好的画面,我们村能被唾沫淹没。

我问王翠萍:“每天都有人来拍视频吗?”

“几乎每天都有,不用在意,咱们又没做什么坏事。”

没几天,孩子们上学的问题解决了。

在我们村的小学设立一间教室,有两名老师教给这些孩子们一年级的知识,数学与语文,其他的就暂时先不教了。

孩子们有了新书包,新书,他们坐在教堂上的第一节课,我让徐美荣拍摄下来,作为宣传的题材。

一个福利院给我们带来的客流量比那座古墓还要多,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
这天下午,赵悦汇报香火售卖的情况。

赵悦说:“近一个月的香火销售比上个月涨了30%,太吓人了,我发现有一些人来咱村烧香拜佛,至少要拜四座庙,甚至还有的全部拜完。”

我说:“我低估了福利院的影响力。”

“其实靠着福利院赚钱,也能赚大钱,因为福利院,王新剑的粉丝已经达到恐怖的800万了,随随便便一场直播就能赚五六万,太可怕了。”

我说:“实体终究干不过线上啊,王新剑赚钱就像捡钱那么简单。”

赵悦说:“潘哥,咱们要好好的利用福利院这个金字招牌,把重心放在福利院上。”

“可以多费点心思,但绝对不能把重心放在福利院上,因为皇帝庙要提上日程了。”

我还是要完成我的梦想。

晚上,我和小李,赵悦他们去庙会街吃宵夜。

我再次看到了那位母亲,她热情的招呼我们,给我们擦了一张干净的桌子。

我有些不自然的冲她笑了笑。

这位母亲笑问道:“还不知道您贵姓呢?”

“潘,您贵姓?”

“我姓张,我夫家姓王。”

我又问:“你在这做服务员一个月多少钱?”

张大姐说:“够吃的,够租房的。”

她一个人带个孩子,又要工作确实很辛苦的。

我低头吃着宵夜,不敢跟她的目光接触。

张大姐忙完后,拿起茶杯,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,与我们闲聊起来。

“五年前我来过你们村,那个时候你们村还特别穷呢,没想到变化这么大。”

赵悦问:“你在我们村有亲戚?”

张大姐摇头道:“来看病,你们村有个老医生做的膏药特别有效果。”

就这样,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。

张大姐的儿子则是趴在餐桌上睡着了。

看得我于心不忍。

我放下筷子,说:“张大姐,明天带着孩子来福利院办理手续吧。”

张大姐一怔,随即喜极而泣:“真的啊?太谢谢你了。”

“你和你儿子都可以搬到福利院去住,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我们福利院的管理员,工资照发,不能一走了之。”

张大姐连连点头:“好好,多谢潘支书,多谢,我感激不尽。”

我真担心这位张大姐一走了之,把这个孩子扔给我们福利院。

让张大姐在福利院上班,让她照顾自己的孩子,我们福利院提供一日三餐,提供住处。

他孩子智力低,无法上学。

就这样,我破天荒的让一个智商障碍的男孩进入福利院了。

每次看到张大姐,我都觉得特别内疚,不敢与她对视,更不敢见到她。

其实,我还有另外一个私心,那就是给福利院增加流量。

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群庙村的福利院是真正的在做事,而不是噱头。

翌日,我再次来到福利院。

张大姐的儿子正在游乐园玩耍。

其他的孩子都去小学上课了。

张大姐热情的迎上来:“潘支书,我做的包子,你尝个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