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都市言情 > 小村脏事 > 第263章 古墓风云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古墓挖掘工作要持续十天。

十天后,就是年假的假期。

在挖掘过程中,也是一种宣传。

我在村民群里,让全体村民都拍个视频发到抖音上。

在徐美荣那边,每天都会花两万块钱买抖加为视频和直播造势。

古墓发掘一个星期后,我们村的游客明显增加了,每天都有方圆十里八村的人来我们村看热闹。

这天镇长来到我们村,参观正在挖掘的古墓。

我陪同着一起。

镇长目瞪口呆的看着宽阔的地宫,惊叹道:“潘子,我是真的想不到你们村的地底下竟然有这么一座惊人的帝王古墓。”

我笑道:“我也想不到,太不可思议了。”

镇长指着那一堆堆的古董:“这些全都是古董?”

“对,青铜器,瓷器,价值连城。”

“了不得,了不得啊。”镇长问:“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古董?”

“我打算做一个古墓博物馆,将这些古董陈列在这座古墓中。”

“这个想法不错,县里的大领导也知道这件事了,过段时间就会来视察,你要做好接待的准备。”

“放心吧,按照最高规格接待。”

这些古董可不能挪走任何一件,一旦挪走的话,那我们就会露馅。

地宫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20亩地,历时四个月完工,资金更是高达500万之多,这里面的每一块砖都是从全国各地废弃古墓里扒下来的。

为了确保以假乱真,古墓内,棺椁内都有积水,这样就可以随便找一具白骨放在棺椁内。

建造一座古墓博物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,先把古墓清理干净,所有的假古董用钢化玻璃罩住,在博物馆没有建成之前,这里仍然可以参观。

潘寒山给了我一个故事,这座古墓的墓主人以及墓主人的故事,可以写在简介上放在古墓的入口,便于游客们了解这座古墓。

一切都做的天衣无缝。

这天晚上,我们在村委会吃火锅。

大家对这个古墓发表了对未来的建设。

潘盼说:“我认为再规划处10亩地,用于建设古墓周围的设施,停车场,公厕,超市。”

我点头道:“嗯,这些都不错。”

小李说:“还有周围要种植一些一年四季都开花结果的植物,周围再建设仿古的城墙。”

“有想法。”

赵悦说:“诸位,我们要考虑现实,预算是多少?村委会能不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?”

我说:“徐美荣正在设计。”

赵悦说:“打住,我现在就怕她设计,她设计的每一款都价值不菲,一个投资200万的养老院,她能设计出500万的投资。”

徐艳霞说:“这个古墓是咱村的重点项目,多投资点也不是不行,要控制在200万左右。”

“徐校长,仅仅是那一圈的古城墙都要花费五十万左右,还有一年四季都开花结果的植物簇拥着古城墙,一想到这些,我都肉疼。”

我对赵悦表达了赞赏:“作为咱们村委会的财务,赵悦是合格的,出色的,不过徐主任也说了,这是咱们村的重点项目,必须要做好,成为群庙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为了这道靓丽的风景线,我们干杯。”

大家纷纷举杯。

赵悦问:“潘哥,怎么收费啊?”

“门票的话,不能太贵,大人20块钱,小孩免费。”

“这个是不是有点少了啊?这座古墓和周围的设施,咱们至少要花费700万,什么时候能够回本啊?”

我笑道:“我们用古墓来引流,给它五年的回本时间也可以啊,主要是有这座古墓在咱村,咱村就有底气,就有了文化底蕴。”

从一开始搞这座古墓的时候,我都没有打算让它赚钱,是让它成为我们村的定海神针!

十天后,古墓全部清理干净。

所有的古董全都用钢化玻璃罩住,只能观赏和拍照。

古墓周围的广场已经投入建设,首先要修建的就是大型的停车场。

这地方有停车场的话,就会成为很多停车的游客们首要参观的地方。

但是,还不到开放参观的时候。

要等着放寒假。

在村委会。

我部署着古墓的一些工作安排:“古墓必须安排四名保安轮班,全天24小时,安排两名环卫工,收费处的员工有人选吗?”

赵欣说:“我推荐一个人,我嫂子,36岁,她以前做过收银的工作,现在刚出月子,想赚个奶粉钱。”

“那就安排你嫂子去吧,让她明天带着身份证到群庙村办理入职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每次有项目落成,我们都需要招聘员工。

现在我们村委会旗下所有的村办企业,提供500多个工作岗位了。

未来有医院,养老院还能再提供几十个工作岗位。

我看向参加会议的徐美荣:“宣传的怎么样了?说说。”

“宣传的效果非常好,这段时间,我们公司所有的自媒体平台账号全都在宣传这座古墓,最高的一个宣传视频点赞量高达40多万。”

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,不像那些千万级粉丝的大网红,随便一个视频都能有上百万的点赞量。

我们村没有上千万粉丝量的网红。

我说:“这几天搞个网络预售票,看看效果怎么样。”

“正在做一个售票小程序。”

我点上一支烟,假装镇定地说:“我现在是真的很期待,看看这个古墓能给咱村带来多么巨大的流量吧。”

“潘哥,我们也很激动啊,又有些担心在开业那天,会不会有很多专家来参观啊?”

“肯定会有很多文物界的专家来参观,我对那个造假大师有信心。”

“希望他的手艺能骗得过这些专家。”

大家心里都没底,万一这些专家看出来是造假的,把我们村的造假证据发到网上,我们就玩完了。

这时,我的手机响了,是县领导的大秘书打过来的。

“潘支书,开业当天,县里的大领导要去视察,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
“都准备妥当了,随时欢迎领导来视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