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都市言情 > 小村脏事 > 第241章 黄昏恋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徐兰芝的这两个儿子一听到老房子要拆迁,喜得比见了他们亲妈还高兴呢。

我就是要用这个拆迁款来胁迫他们兄弟俩同意他们母亲的婚事。

我一番训斥之后,又道:“如果你们想要拆迁款,那就同意兰芝婶子和陈老师的婚事。”

二儿媳妇撇嘴道:“如果不同意呢?难道你还敢不发给我们拆迁款吗?”

我知道就算把拆迁款汇入到兰芝婶子的账户上,这两个儿媳妇也会想方设法的要回去。

我直截了当地说:“如果不同意,那我就重新规划区域,换一片区域拆迁,反正在哪建庙都一样,又没有特定的地方,我可以选择东村,可以选择在可耕地,唯独不选择你们这一块地方。”

我这番话让他们急了。

“你,你怎么随意更改位置啊,我们这地方说不定就是以前寺庙的旧址呢。”

我说:“我是村支书,是我策划的72座庙,我想怎么换就怎么换,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,你们选吧。”

我敢肯定,他俩会为了拆迁款而放弃原则。

我话音未落,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就表示同意徐兰芝和陈老师的婚事。

大儿媳妇看向徐兰芝,假惺惺地说:“妈,一开始我们反对,那是因为怕你嫁过去受累,而且也担心村里人说闲话。”

二儿媳妇接着说:“为了这个事,我和嫂子还特意去打听一下,陈老师为人不错,你嫁过去我们也放心。”

我看向徐兰芝的两个儿子,问:“你俩的意思呢?算了,你俩也不当家,你们的媳妇同意就行了。”

大儿媳妇突然说:“别急,既然要结婚,那肯定是要谈彩礼的呀。”

陈华文当即表态:“我愿意拿出十万块钱当做彩礼。”

徐兰芝一惊,忙说:“拿那么多钱干嘛呀,不行。”

我说:“那就五万块钱吧,再买几个金首饰,几件新衣服,但是这个婚宴不能不摆。”

徐兰芝忙不迭的摇头:“不行不行,丢死人了,还摆宴席。”

我笑道:“这有啥丢脸的啊,这很幸福事情,不能不摆,我还要去吃席呢。”

陈华文欣喜道:“肯定要摆宴席。”

“行了,这个事就这么定了,”我站起身看向徐兰芝的两个儿子:“我不希望再出现什么差错。”

我和陈老师离开徐兰芝家。

陈华文从车里拿出两条软华子硬是塞给我:“潘子,你一定要收下,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。”

我推辞道:“陈老师,你的事我肯定帮,我不能收你的礼。”

“不行!你必须收下,辛苦那么多天了,也没少遭受白眼。”陈老师不由分说的将两条软华子扔进我的车里:“潘子,结婚的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啊。”

“必须到场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陈华文和徐兰芝的婚事很快就家喻户晓了。

大家对此议论纷纷,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不过很多村民都觉得挺稀罕的,毕竟我们村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。

更多的人说我办了件好事,没有人觉得会丢脸,尤其是年龄大的人,觉得到老有个伴儿是最好的。

有人在村的群里面向我反映:“潘子,你这说媒的本事真大,给我儿子也说个媒呗,我儿子今年都38岁了。”

“给我也说个媒,我光棍都50年了。”

我说:“我哪有那个时间给你们说媒啊,不过你们倒是提醒了我,咱们村的相亲大会有一年多没搞了吧?我看是时候搞一次相亲大会了。”

“支持!非常支持搞相亲大会。”

“我早就向村委会提过这个建议,好久都没有举办相亲大会了,我还以为你们忘了呢。”

我说:“不应该啊,按理说咱村现在发展的那么好,每家都能得到一些拆迁款,还能做生意,所有的商铺都是咱村的人先选,肯定有很多女孩子想嫁到咱村吧?”

“有,关键彩礼要的高啊。”

我说:“现在谁家还有人没结婚的,仅限于男的,报个名字,我让小李统计一下。”

不统计不知道,统计后着实吓到我了。

我们村25岁以上没有结婚的竟然多达23人。

我惊讶地问:“这么多吗?咱村发展的这么好,还娶不上媳妇?”

小李说:“潘哥,彩礼啊,主要的原因就是彩礼,现在最低彩礼是18万,这仅仅是彩礼,还有金首饰,还要有车有房,娶个媳妇至少要50万起步。”

我说:“听得我都不想结婚了。”

我堂妹潘盼说:“你不会为娶不到媳妇发愁,都是女人给你花钱。”

我白了她一眼:“你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吗?就在这闲聊。”

潘盼灰溜溜的回到工位上去。

我说:“小李,你去一趟旅行社,跟他们一起策划一场相亲大会,这一次的相亲大会,我需要场面更大,女孩子更多的,无论是二婚的,丧偶的,年龄大的都可以,只要是真心来相亲的。”

“行,我这就去。”

陈华文和徐兰芝的婚礼选择在农家乐宴会大厅。

陈华文的儿子和女儿都回来了,初中小学的老师们也都来参加婚宴。

徐兰芝那边的亲朋好友也都陆陆续续的来了。

作为他俩的媒人,我被邀请上台讲话。

“额,我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成为我老师的媒人,首先要感谢两家人的支持,没有他们家人的支持,陈老师和兰芝婶子也不会走到一块,像他们这种情况,在大城市屡见不鲜,所以咱们农村人也要解放思想。”

掌声如雷。

婚宴开始。

陈华文和兰芝婶子先敬了我一杯。

我慌忙站起身:“你俩都是我的长辈,哪敢让你们敬酒啊,我敬两位一杯,祝两位百年好合,永远幸福。”

接着就是陈华文的儿子和女儿来敬我酒。

陈华文的儿子说:“潘哥,你是我最佩服的人,谢谢你,我敬你一杯。”

我讪笑道:“能让大学生佩服,受宠若惊啊。”

陈华文的女儿也跟着端起酒杯:“潘哥,你帮我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