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一般情况下。

皇帝对于历史上留名的重臣都是采取三不原则。

不完全重用、不完全信赖、不完全舍弃。

在维持历史大体走向里,根据这些重臣的秉性品德,分别把控。

像张廷玉可以亲近之流,皇帝选择栽培型管理,事事委以重任又处处分权控制。

是为明确细分职务边界,权力四散难以集中。

像隆科多需要防范之辈,皇帝选择迷惑型管理,事事毫不过问又处处监视画圈。

是为聚众而捧多力而杀,众星捧月请君入瓮。

隆科多到了如今这样看不透现实,还以为早就把控朝堂的假象,都归功于皇帝。

其实这样的手段对于一个帝王来说,并不陌生。

但能做到皇帝这样,让隆科多手边得用的官员都陪着演戏的,属实不多。

其实就先前情况而言,皇帝自认为他不是真正的胤禛,大清的发展在他手里也更加稳健强劲。

他远比历史上雍正帝手握的君权更加稳固,对太后身上的绯闻也并不关心或是膈应,隆科多于他而言与普通朝臣无异。

故而隆科多只要能识趣点,看在从龙之功的份上,他也不介意让其安享晚年。

可恶心就恶心在。

他不在意隆科多跟太后的那点奸情。

却不代表能容忍这俩人仗着他不在乎。

就误以为他毫不知情,恨不得肆无忌惮得在他面前就书信来往。

若是飞鸽传书也就罢了。

两人为了稳妥,竟在宫里塞了个死士专门听从替他们书信往来的命令。

敢在宫里投放死士。

皇帝每每想起,都觉得荒唐至极,更恨太后跟隆科多胆大包天。

死士的结局是死得彻底。

再由皇帝身边的暗卫,易容成原本的死士模样继续探取情报。

或许两人对死士的信任足够高。

也或许是皇帝一直隐忍不发让两人更加膨胀。

一封封信件里,除却对彼此的挂怀外,更多的就是对他这个皇帝的怨念。

每次太后在皇帝跟前碰壁,便会想起无数十四的好,更是在信里直言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让来十四争权,以至于自己被亲儿子压着,憋屈不已。

而隆科多的回信同样很妙,他没有直言对皇帝的不满,则是进一步夸赞十四的聪慧贤明,赞许十四对太后的孝顺对他们这些老臣子的仁义,并在每封信的最后委婉表示,即便现在想要让十四爷登基也为时不晚。

在皇帝刻意的放纵下,这两位老情人一直觉得大权在握,嘲笑讥讽皇帝到底年轻,看似稳坐高位实则是被他们玩于股掌之间。

原本皇帝还存着大发无聊时间吃瓜的心思留他们一命,可随着信里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后,感到无聊的皇帝也被恶心够了。

眼瞅着太后对他愈发不满,隆科多也多有扶持十四谋反之意。

皇帝便懒得再看这两只秋后蚂蚱继续蹦跶。

正值太后要拿甄家开刀。

他便借力打力,欲一举扫清太后一脉的势力,顺便给这些臣子紧紧皮。

在吩咐完那些假意听从隆科多,以及与其结盟之人全力配合隆科多后。

便自然而然地借太后之手拉甄远道入局。

还是那句话,制衡便是各方势力的拉扯。

甄家作为扶摇直上的新贵有两位宠妃和龙嗣反哺,甄远道这个家主还太嫩了,还需借此事好好敲打敲打。

这也就是甄远道能这么快成为当局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九洲清晏大殿中央。

甄远道还站在原地,他嘴皮子因为后怕而不停哆嗦起来。

心里原本坚定不移的信仰,在一念之间破碎。

英雄主义的风骨随之夭折。

他直挺挺跪在地上,“微臣方才口不择言,望皇上恕罪!”

而一旁的小太监丝毫不受影响。

像是完全不知道刚才殿内发生过什么一样,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得哀求皇帝。

若是李朗没有随着隆科多离开,他定然知道现在这个小太监才是自己安排好的人。

可惜他不在场,便也不知道皇帝已经决定提前回宫的消息。

如果按照隆科多原本的计划进行。

即便太后这出是阳谋,如果皇帝不回宫,便是要皇帝把不孝的名声坐实。

但皇帝最恨被人当众折了颜面,有小太监当众相逼又有甄远道直言劝谏,依皇帝的性子必然会反其道而行之。

至少在这三天内不会回宫,而三天足够十四爷偷偷进宫。

待皇帝隔三天回宫已经坐实不孝之名,再揭发玉妃巫蛊毒术,坐实妖妃之乱,引得太后皇后薨逝。

到时候十四爷为母废昏君杀妖女。

难道算不得名正言顺吗?

届时太后跟小儿子便不用忍受分离之苦,岂不美哉。

是了,在隆科多和太后的计划里,太后假死出宫,等十四登基再借由其他身份回宫继续享受太后的日子。

而皇后则是真死,用来迷惑前朝后宫,也算是给乌拉那拉氏的其他女儿铺路。

可事到如今,偏偏一连出了几个乱子。

隆科多眼瞧着事态不好,立刻往圆明园外赶,派人去接应十四爷尽快进京回宫。

李朗眼尖,同样尾随其后。

如今再次出现小太监当众吵嚷的闹剧,两人皆不清楚。

皇帝双手搭在龙椅上,冷眼看那太监想继续哭喊,手指摆了摆。

立在皇帝身旁的锦衣卫即刻颔首。

下一秒小太监人头落地。

鲜血溅到了同样跪地的甄远道脸上。

温热的触感落下,甄远道瞳孔放大,屏气许久,后知后觉才闻到了扑面而来的血腥气。

头顶传来皇帝毫无感情的声音。

“既如此,朕就回宫瞧瞧太后是死是活。”

随即,众人耳边再次响起盔甲碰撞的声音,厚重整齐的步伐从门外涌入。

众宾客哗然。

其中有少部分人脸色骤变,这与他们知道的情况完全不同。

不是说圆明园没有大批驻军吗?

他们下意识去找隆科多几人的身影,却是无用功。

再看军队靠近,顿时吓破了胆瘫倒在原地。

倒是其中几个有胆色想要偷偷逃跑去给隆科多通信。

可惜没走两步,就被守在偏门的锦衣卫堵住了。

皇宫内

太后还不知道皇帝正在返程的路上。

作为皇帝的生母,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性最是了解。

经过那样一出,皇帝定然恼她万分,恨不得她即刻去死,怎么也不会赶回来见她的。

此时的她正好整以暇地盯着敬嫔和惠嫔将佛经抄了一遍又一遍。

这等待的日子太过漫长无聊。

总归是要找点乐子的。

如今后宫被她重重封锁,连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。

若不是眼前这些嫔妃还不能死,她早就眼不见为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