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历史军事 >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> 第454章 受启发徽宗微服出游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454章 受启发徽宗微服出游

王甫正要说话,一直守在门口的张宁,突然走进来说道:“皇上,小的有个办法,可以为皇上解忧。”

徽宗看了看张宁,说:“你能有什么办法?瞎吹。”

这时,杨戬也来了。其实,杨戬已经在外面听了一会儿,对徽宗此时的心情已经了然于胸,便靠到徽宗身边说:“陛下,臣怕打断了您说话,就站在外面候着,您的话,臣都听到了。的确,您出行若乘坐鸾舆,必然兴师动众,自然也会招致史官的注意,他们要求跟随,可是正当要求,您不能不恩准吧?可要让他们随行,有记言论的,有记行动的,同时又得肃清街道市井,以防闲杂人员滋事扰乱,如此一来,陛下您的行动还能自由得了?以臣之见,为今之计,陛下不如乔装改扮,装扮成秀才儒生,又或者商人之人物,臣等装扮成仆从,由后载门进入街市。那样,您就可以恣意观赏市井风景、了解风土民情了。”

听了杨戬这番话,徽宗眉头紧蹙,面露难色,只在原地踱步,却不说话。如今的徽宗,毕竟不是当初跟杨光华、梁师成偷偷外出时的小皇帝了。历经二十多年的锤炼磨砺,他已经是经验丰富、颇有城府、威震四方、享有盛誉的大宋帝王了。过了好一阵子,才语调沉郁地说道:“杨戬,小宁子,你们不懂啊,朕虽然拥有四海,雄霸四方,表面上威风八面,可以为所欲为,其实呢,有许多套套框框管着朕、限制着朕呢。这也正是朕所忧虑和不快的。”

又过半天,才看着杨戬,点点头说:“好吧,看来也只能这样了。不然,啥时候都没得机会出这深宫大院呐!”

王甫又问:“皇上,您看,我们三人各自装扮什么人?”

徽宗脸色严肃起来,说:“只你们三个可不行。必须有个近身护卫才行。”

王甫就说:“哎呀,还是皇上想得周到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。不过,臣给您做近身护卫不行吗?您看臣这身板、这肌肉、还有这粗壮的胳膊腿,棒得很呐!”

王甫满心以为皇上会同意他的要求。他觉得皇上的近身重臣中,没人能比得了他的身材和身板。虽然高俅是太尉,当过兵,又是全国军队最高统帅,可他比自己差远了。童贯,管军队的二把手,身板也不错,可他是个太监,无法跟自己比。所以他觉得皇上出行,近身护卫非他莫属。只要能做皇上的近身护卫,不又是为皇上立功的机会、向皇上证明自己忠诚的绝好时机?所以,他说的就很有底气,充满自信。

谁料,徽宗不但没有热烈响应王甫的要求,反而有点嗤之以鼻的味道,说:“你?你做朕的近身护卫?你能行?你会武吗?你有侦察经验和护卫常识?”

王甫被问懵了。的确,这些他都没有,只能喏喏连声道:“不,不会,不会;没、没有经验和、和常识。”

王甫嘴上这么说着,心里同时还在想,反正您身边也没有这样的人,挑来挑去,最后肯定还得选我王甫。可就在他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时,只听徽宗说:“你们三个当然都得陪朕出行。然后,必须叫上太师,杨光华。”

当然,叫杨光华跟随,谁都没意见。可是,王甫还是想做近身护卫,就再次问:“皇上,太师去是当然的也是必须的。只是这近身护卫还是没有人呐,要不,就由臣担当吧?”

徽宗双眼唰地一下扫向王甫,说道:“太师就是最好的近身护卫。很意外吧?你们不知道吧?吃惊了吧?别看他平时一直都是文弱书生的模样,可要动起手来,别说你们三个,满朝文武也没人是他的敌手。就是御林军的武功高手,三个两个的也未必能近得了他的身。”

“啊?”三人全都瞬间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,眼睛瞪得溜溜圆,嘴巴张得圆溜溜,呆若木鸡般傻傻地盯着徽宗看了半天。的确,他们三人谁都不知道杨光华还有这么好的武功。三人顿时就明白了,怪不得皇上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,都那么喜欢那么倚重那么信赖杨光华呢!原来人家是文武全才!这才叫真人不露相、露相不真人呢!

徽宗又说:“没想到吧?你们是不是觉得太师平时不苟言笑、做事一是一二是二的,感觉很是刻板,他能支持皇上随兴外出?恐怕他能不能同意朕这样的安排,都是个未知数吧?这你们不用担心。光华呀,他不光是文武双全,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对朕忠诚,绝对的服从。朕干什么,他都不会说半个不字,他只会帮着朕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完美无瑕。这一点,王甫你呀,早着呢,好好向太师学习吧。所以呀,小宁子,快去把太师叫来。”

于是,张宁便撒开丫子跑了出去,一会功夫就叫来了杨光华。

其实,徽宗是有过三次微服出行经历的。那是刚当皇上不久的事儿,也是初出茅庐时的历险体验。两次是由杨光华和梁师成陪着出去的,一次是由王诜带着、同样是由杨光华和梁师成陪着出去的。当然,那三次全都是纯粹的听琴赏曲看歌舞。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再做过,但是这种事做过的都是刻骨铭心的,任何时候都能记忆犹新。因此这次要微服出行,徽宗除了思想上的顾虑,自然是熟门熟路,驾轻就熟。而今,思想顾虑已经消除,剩下的就是角色分工和出去之后的行动了。所以,杨光华来了之后,徽宗先把意思对杨光华说了一下,就问杨光华:“光华你看,朕扮成什么身份最好?”

杨光华略一思索,回道:“臣以为,皇上扮成太行山的药材商人最好,当然,最好是那等大药材商。”

不等徽宗开口,王甫就已经兴冲冲地插话说:“皇上,您扮成盐商多好?盐商钱多,气派。那些瓦子里和院子里的竹竿子和老鸨和女孩,就喜欢三种人。”

徽宗好奇地问道:“哦?哪三种人呀?”

王甫回道:“一是大官,二是有钱的商人,三是既有钱又有才学的才子,才子配佳人嘛。所以臣觉得您最好扮成商人。她们哪,一看您是盐商,保准都像接天神一样。”

徽宗微微一笑,道:“不行。盐商都是南方人,朕这脸相、这动作,都不像南方人;再者,朕不会说南方话,一旦露馅,那多尴尬,说不定还会遭受羞辱。就按太师安排的,扮这太行山药材商人。从现在起,朕就是赵老板了。太师的身份是赵老板的大管家;杨戬啊,你就是大掌柜;王甫,你是保镖,你身高体壮,看上去就是大力士,并且这一头的黄毛特有威慑力;张宁你就是个小跟班、跑腿的吧。”

接下来,便由杨戬和张宁负责去找衣服。在找衣服的空档里,杨光华写了纸条让小太监给皇城司常务副使郑刚送去,安排了二十名皇城司特别警卫人员,专门在暗地里给徽宗提供近身保卫;又安排了六十人的保卫人员,在发生特别情况时负责接应。这就不像他最早的时候,还要找张大山。他作为皇城使,调动和指挥特别保卫人员既方便,又比御林军要可靠精干的多。半个时辰以后,衣服都已经找齐并换好。这时候呢,时间也已经来到了申时。

八月末的申时,太阳已经不高了。他们按照张宁带的路,从后宫的角门悄悄出了宫。

当时汴梁城繁华富庶,成为大宋历史上最繁华最热闹的时期。汴梁城宣德楼前有一条曲院街,街北都是茶店和羊肉铺,向西去房屋一字排开,全是歌妓舞妓所住的馆舍,人称“院街”;朱雀门外大街,除了东大街、状元楼一带之外,其余的街道布满妓馆;御街以东朱雀门外一带,往西通新门瓦子以南的杀猪巷,也都是妓馆;从樊楼往东有一条街,名叫朱家桥瓦子街,走下朱家桥,桥下有南斜街、北斜街,两街之内都有妓馆。京师通衢大道乃至偏僻小巷均有酒楼,为吸引顾客,酒店门口都扎着彩楼欢门。进入酒店,仅主廊便有百余步之长,南北天井两廊都建有小阁楼。每到夜晚便灯烛荧煌,上下辉映,浓妆艳抹的妓女侍立于主廊上,等候客人的召唤。她们一个个袅袅婷婷,风姿绰约,看去宛若神女下凡。一些下等妓女,不待客人呼唤,就扭动着风摆杨柳似的腰身前来敬酒唱歌,只要顾客给些小钱物,便高兴得一扭一晃地离去。当然,最常见的是那些挥金如土的达官显贵召唤歌妓弹琴唱曲。因此,凡是酒店都有厅院,厅院中廊庑掩映,两边排列一个个小阁,吊窗花竹,各垂帘幕,妓女在屋内与客人调笑,轻佻肉麻的笑声传出屋外,听来令人尴尬却又向往。其他像东门大街北边有一条特色小街,叫小甜水巷,巷内妓馆也不少。景德寺前有一条街叫桃花洞,街上全是妓馆。

汴梁城当时是人烟浩穰之地,添十数万人不觉得多,减十多万人也不觉少,“燕馆歌楼,举之万数”,据巡检司和街道司统计,妓女约有近四万人。她们当中大多数是歌妓,卖唱而不卖身;但卖唱兼卖身者,也不在少数。徽宗若只为听曲赏舞,宫里有歌舞厅、小剧场,太常寺有专业的歌舞演员和弹琴高手,无论听琴赏曲,观舞看戏,铜板铁琶、急管繁弦,比这些街上之业余的,要动听百倍,他尽可纵情享受;而要论观赏自然风景特别建筑,不论延福宫,还是艮岳,这皇家建筑群和皇家园林,可以说代表了风景和特别建筑的顶级水平,欣赏之不但能大饱眼福,而且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,完全不必非要到大街上去。

可他就是偏要去,一定要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