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其他类型 > 有梦【寻寻寻】 > 第143章 死胡同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本来是给积善堂的,刘玥就留下来了。谁知道吕老知道了,非要说那是要给他才对的。为了这些东西天天揪着刘玥不放,最后侯爷都受不了了。叫刘玥把东西移交给吕老,按安嫔首饰的价格,银子侯爷补给刘玥。

吕老一听,软磨硬泡的不走了,非要把侯爷给的银子也拿走才甘心。哪有这样的?刘玥可不乐意了,就跟吕老在侯爷面前你争我夺的争起来。

侯爷长这么大,孙子都有了的人,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当着他的面为了争财物吵架的,而且吵得分毫不让。要是别人为了财物争吵,侯爷肯定是要看不起的,但看到这一老一小为了别的穷苦人争东西,脸也可以不要的。一时间颇有触动。

刘玥吵得可太憋屈了,别说侯爷补银子时就说清楚是给积善堂的。就算安嫔的首饰,人家也没说是拿来义卖的呀?何况义卖还是自己想的主意,凭什么收的东西都是要被吕老搜刮去?

但吕老倚老卖老,自己又不好像以前在皇上面前那样不给面子。就让吕老强词夺理的说辞占了上风,真是越吵越上火。

还是侯爷脸皮薄,看不了吕老在自己府里上演哭穷道惨的戏码,拉了偏架。最后的结果就是吕老乐颠颠的满载而归,刘玥气的七窍生烟。

义卖很忙,但积善堂也有很多事。吕老倒也不是只会敛财的,在吕老的帮助下,积善堂都换上了专门照顾孩子的人。嫌侯府下人不专业也不够上心,侯府的下人都退回去了。侯府的下人帮忙也没什么工钱,自然不会多上心,能做到循规蹈矩就不错了。至于说专业?就更别指望了。

现在来的,有些是吕老从别处调过来的,的确能力不俗。四嫂还是每天来看诊。但无论是专业的工作人员还是有治病的神医,都拦不住死神的脚步。病弱的孩子还是会死去。每次处理这些没了生机的孩子,刘玥都背着人哭好久。

特别是周边地方的官府发了告示,婴儿要遗弃不要再丢到婴儿塔,送到积善堂也会有人收留的。毕竟怀有善念的人还是多的,能给孩子一条活路,没几个非要孩子去死的。

弃婴越来越多,还有很多有病的、痴傻的儿童也被扔到积善堂的门口。正常婴儿花费不算大,消耗的人力也有限,即使是生病的孩子,因为总有希望能治好,养起来也不觉得有太大的压力。但痴傻儿童,真是戳心。

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明知道这些孩子没有治愈的希望,有些孩子有暴力倾向的还会伤人。心里就很绝望:放弃不能,抚养又没能力。还有像是自闭症的孩子,没有能力治疗,看着情况不得好转,都是锥心的痛。

刘玥自己是积善堂的主心骨,人前不能有一丝悲观情绪,只能在送孩子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才能哭一哭。还不能大声哭,觉得特别堵心,情绪也得不到宣泄。

二哥新上值正忙,二嫂自己怀着孕又要为自家赚银子做生意,还要为义卖出力,三哥在备考。刘玥没人能述说。每天在嬉笑下掩盖着压抑的心情,如果刘玥没有前世的记忆,能开导自己,都无法坚持下去了。

二哥跟侯府提出要搬出去,被侯爷和世子一起阻止了。现在二哥跟世子的关系可好了,经常见到两个人勾肩搭背的,要不是看着大奶奶和二嫂两家的夫妻关系都很不错,刘玥觉得这两个都是断袖了。

大奶奶在二月初查出有孕,不知道是不是被刺激到,冯良妾早产了,生下一个女儿。大奶奶怀孕的事不知怎么传的很快,府外很多人都知道了,请‘神医’的人家就更多了,四嫂子一下更忙了。

不是这家不孕的太太来找,就是哪家儿媳妇多年没动静的来求。去哪家不去哪家四嫂一律交给侯府决定,这样一来侯府不但有面子,还得了很多好人缘;有侯府把关四嫂也不担心遇到难缠的人家。一举多得。

四嫂的神医名声在京城传的更开了,四嫂也时不时的要去别人府里帮人医治。四嫂本身在京城里也开了药铺,还是大奶奶帮忙开的。药铺子本身治疗的妇人就不少,过完年就有妇人传出喜讯,一时间四嫂竟被人称为送子观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