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其他类型 > 有梦【寻寻寻】 > 第125章 义诊发药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二天就增加了几个‘帮工’,这几个帮工是看城门的士兵,是南门的城门官安排的。义诊才开始的第二天,药棚这里撑起了不小于粥棚里的大锅,由南城门的士兵守着。这回一大早吃药,刘玥第一个跑过来自己主动灌了一碗。

随后刘玥满意的看着,从侯府侍卫到南城门的官兵,都没逃过这碗药。现在两个小兄弟不需要看大锅煮药、发药了,但还要看着单独煮药的药炉。

除了一般病症,大家喝一锅药应付着。但也有一些病人症状较重,或者有其它并发症,这时就需要单独煮药了。两兄弟也就是开始一个时辰没那么忙,之后十几个小火炉上煮着药,忙都忙不过来。

四嫂一边看病,一边盯着熬药,还做得游刃有余。看的刘玥叹为观止,直呼四嫂能力超强!

四哥这里有了疑难杂症,四哥看了还要征求四嫂意见,四嫂还要再诊一次脉,之后才确诊。人们开始发现,这个女大夫似乎比这个男大夫还厉害?不少?

很多疑难杂症的药是没有的,灾民不能进城,只能叫这些人明天再来,等明天从城里带了药再医治。每次吃完药,四嫂都要病人等半个时辰才能离开。刘玥只以为是看药效,回家路上听四嫂说才知道。

除了看药效,也担心有些人会讹人。吃了药走了,没多久回来,说吃坏了,要赔偿。药方子留着,药是自己抓的,连煮药也是不假人手。病人吃药后等半个时辰,没事了才让走,可以避免纠纷。

刘玥也想起了,即使是喝预防疾病的汤药,也是灾民们领完粥喝了以后才发汤药的。喝完了也是要等半个时辰,看来也是防备着有人使坏呢。

四嫂家里开医馆,就是有经验。每次四嫂说话的时候,四哥就用那崇拜的小眼神,不错眼珠的盯着四嫂看,满满的崇拜和喜爱都从眼睛里溢出来了。

四嫂的医术很快就在灾民间传开了,每天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。现在都是来了病人,四哥先看,普通病症直接医治了,只有重病和疑难杂症才转给四嫂,也减轻四嫂看病的压力。就这样每天中午粥都施完了,这边看病的还没完。

现在义诊也是限制人数了,看够了人数就请明天再来。除非急病否则一律这样。

四嫂的名声传开后,有城里的病人也出城来看病。但由于灾民的问题,出入城管的极严。还是城门守城的官兵想了个办法:每天下午四嫂给城里的人看病,就在城门洞里看一个时辰。

但不是什么人都看的,要拿上城里大夫开的方子和药渣,确定是城里看了,看不好的才给看诊。

四嫂在城里看病的时候,四哥也舍不得丢下四嫂自己回侯府,就增加城外灾民看病的人数。四哥在城外给灾民看,四嫂在城里看些疑难杂症,侯府留几个人守着。中午城门守城的官兵还给两人找地方休息,每天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再开始下午的看诊。

四嫂在城里看诊可不是义诊了,是收银子的。收的银子就放在边上的篮子里,每晚由守城官兵去买了粗粮馒头,第二天分给灾民里的老人和孩子。当然数量有限,就由灾民里灾民推选的领头人商量给谁不给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