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其他类型 > 有梦【寻寻寻】 > 第104章 游历的见闻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在寺院里有从小就被父母丢弃的孩子,智善大师说在民间许多小姑娘一出生就被丢弃。女婴大部分送到了后山的冷水庵,有人会到寺院或庵里领养孩子。但多数的孩子都留在寺院或庵堂里了,因为是女孩,但更多的孩子被抛弃在路边甚至溺死没能生存下来。

智善大师有时下山,偶然也会捡到弃婴。一般丢弃的多是女孩,多数都是健康的。如果是男孩几乎都是有点问题的,比如残疾,比如生病,有时是很小的病,也会把孩子丢弃。男孩子治好了,多数会被领养走。

一路走来,刘玥见到明启国这几年算是风调雨顺了,但乞丐还是有不少,每个城镇都有,多数是老人和孩子。小偷却并不多,小偷有老人也有孩子,这种行为被捉住了,肯定先是一顿打,之后送到官府。

官府里也是一顿打,之后去修城墙堤坝,去做苦力。有些人就被打死了,打死也没责任。市民证明这人是偷东西的贼,官府最多口头训诫,一般都没事。如果是官府打死的,那就更是活该了。

所以乞丐很多,真的小偷就不多了。一路上看到这些,心里就会很难受,路上的愉快都打折扣了。

路上客栈的老板却完全不同情:这个年头,又是春季,到哪挖不到一把野菜?哪用出来讨吃?就是懒!

连街边摆摊的小贩也说:到那帮人打杂不行?还可以到市场上帮人搬货,不信收了夜香到村子里卖给农户,怎么找不到一口饭吃?就是怕吃苦!

连街边的大妈都说:拿个空碗到街边唱曲、到饭馆前唱曲,也有人给口吃、给个铜板,咋也比啥也不干,就拿个破碗要吃强啊!

刘玥也不知道这些人如果有野菜吃,为什么还要乞讨;有打工的机会为什么还伸手讨吃?

到江南黄老的老家绿绦镇,那是一座水乡,镇里有很多垂柳,因此得名绿绦镇。镇子不小,被一条小河包围着,水边有很多垂柳。黄老家在镇东头,是镇东最大那所宅子的主人。

镇子里多一半人姓罗,另一半几乎姓黄,还有些别的姓氏的只有几家。黄老家宅子很大,一行人都安排住在里边。黄老的儿子一辈,有官的出去做官了,留在家里的名义上也都在读书。

第三代的孩子大多也在科考,有些也授官了,没功名或还在考的不是在学堂,就是在外边游历,在家的几乎没有。只有第二代的有几位在家。第四代有的跟父母到了任上,有的在镇上的书院读书。

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。

黄老家迎出来的除了在家的成年人,还有一位管理后院的,是黄老的孙女。黄老老家的后院都归这位小姐管理,刘玥安排在后院住,也就归了这位小姐管。

一到镇子黄老就打发侯府的护卫回去了,说好刘玥回去的时候通知侯府的人来接就好。倒是木寒晶的侍卫留下来了。但刘玥看那两个侍卫也不伺候人,木寒晶还是事事亲力亲为,两个侍卫就看着木寒晶自己干活也不搭把手,就是十分的没眼力见。要是侯府的下人是要挨骂的。